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里,总有一些身影令人难忘。他们用严谨的治学精神,构筑起学术的高地;用春风化雨般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他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更是点亮理想灯塔的引路人。他们将“立德树人”的使命融入点滴日常,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走进这些故事,感受师者仁心,见证学子蜕变。愿这些微光,汇聚成照亮未来的璀璨星河,激励更多人在教育之路上携手前行。
2024年11月4日,在武汉大学举办的2024年中国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上,由我作为主要指导教师的西北政法大学代表队荣获全国二等奖。当获奖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知道一切努力没有白费。
2024年是我作为指导教师参与比赛的第三个年份,这一路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成竹在胸的自信,也有自我怀疑的酸楚。所有的这一切情感体验勾勒出我实施实践教学育人的靓丽图景。
国际法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不像民法刑法那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国际法无用论”的声音在社会上和校园中始终存在。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助力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法的执行和实施有赖于国际司法机构的良好运作。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作为学生深入了解国际法运作的平台,对于推进国际法的实践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2年,在皇冠体育官网 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作为指导教师,第一次指导学生参加海洋法模拟法庭比赛。比赛有书状和口辩两个阶段:在书状阶段,参赛队伍要根据组委会给出的案例,代表原告和被告就实体和程序问题,用英文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状。组委会根据书状质量决定参加口辩的队伍。由于第一次参加,我和学生都缺乏备赛经验,导致我们倒在了书状阶段,并没有进入口辩阶段。
不过,我们并没有气馁,来年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我和学生一道,深入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从语言、标点、逻辑、脚注、论证、观点等方面一遍一遍的打磨书状的内容。由于我们的艰苦的努力,我们第一次通过书状关,进入口辩阶段。最终,我们获得了全国三等奖,这是我们学校在这一赛事上成绩的巨大突破。有了积累,我们的比赛经验日益丰富,备赛成绩也不断提高。2023年,我们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通过比赛,参赛队员的英文写作能力、口语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通过比赛,参赛队员收获了友谊、磨练了意志、开阔了眼界,对未来发展道路逐渐清晰。得益于比赛带来的收获,参赛队员有人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有人申请到了在国外顶尖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有人获得了保研资格,有人根据赛题发表了学术论文、有人根据赛题所写的毕业论文获评学校优秀毕业论文。
于个人来讲,通过指导模拟法庭比赛,为我开展国际法实践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国际法不再“高高在上”,而要“接地气”,与国际法最新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与个人职业规划相结合、与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需求相结合。通过比赛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国际法实践能力。
于学校事业发展来讲,我的实践教学育人图景是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靓丽风景之一。近年来,学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