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简称“贸仲丝路中心”)与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联合主办,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贸促会、陕西省律师协会、西安市律师协会、西安市司法局“三个中心”办公室协办的2025中国仲裁周西安专场活动“法治赋能跨境物流: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乔继岗,西安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景茹出席会议并致辞。贸仲丝路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主持开幕式。
乔继岗会长在致辞中表示,陕西物流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等多重机遇下迎来快速发展并面临诸多挑战,亟需专业法律服务保驾护航。本次研讨会聚焦行业痛点,为各方提供交流协作平台。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期待与贸仲丝路中心等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专题研究、实务培训等,探索制定合规指引,宣传仲裁法律制度,打造法律服务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态圈,助力陕西跨境物流行业发展。
雷景茹副局长指出,西安以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为抓手,推进涉外法治体系构建取得积极成效。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离不开涉外法律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的双向赋能,希望各方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法治协作,加快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跨境物流法律体系。同时,她表示市司法局将全力支持贸仲及贸仲丝路中心的仲裁法律服务与国际交流活动,携手推动西安涉外法治建设实现新突破。
在主旨演讲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贸仲仲裁员、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以“联合国《可转让货物单证公约》对未来国际铁路物流的影响及其法律应对”为题,系统介绍了公约的产生背景、核心要义及其生效后对全球贸易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阐述并提出规避提示,为物流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前沿指导。
北京汇仲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贸仲仲裁员、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会长宋迪煌先生以“代位求偿与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初探”为题,他结合实务案例与法律规定,分析了保险人代位求偿是否受被保险人与相对方仲裁协议约束的相关裁判观点,并梳理了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认定的法律适用规则,为物流企业在合同起草、应对纠纷等方面提供了宝贵建议。
在圆桌交流环节,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张波、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立志、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馨予和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案件经办人王晓曈围绕“共话跨境物流发展 探索法治合作路径”这一主题,以物流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为切入点,分享了企业运营管理、中欧班列实践、“不可抗力”认定与应对、仲裁服务优势等内容,为跨境物流行业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多元化思路。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案件经办人余茜主持。
在陕贸仲仲裁员代表以及来自物流贸易企业、律师协会、高校师生等120余位代表共同参会。本次研讨会链接跨境物流与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企业相关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